close

時間的抉擇   

大家都知道這十幾年來台灣產業結構的改變,在就業市場上釋放最多工作機會的就是服務業;甚至包括我所工作的單位,雖然隸屬於教育局和全促會的管轄和輔助、輔導範圍,仍不脫服務業性質,每個上班日都有十幾通客服詢問和抱怨電話是必須應對妥當的。

每天購物、上班面對的,是各種不同的員工、顧客,千奇百怪、自以為是和高傲、謙遜、禮貌、不客氣、理直氣壯、理所當然要怎麼樣的人都有。

若說社會組成的份子都是如此,偶爾還真的對目前社會大環境挺失望的,有時也真覺得台灣逐漸步入地狹人稠的香港似的,生存危機意識高漲的似乎就深怕自己的權益被侵犯,所以有很多人動不動就搬出消費者權益來大書特書的反應激烈。

我當然不是要談什麼高調的議題,而是想說說打工族的情況,順帶聊一下我們的社會教育、企業管理到底造就了什麼樣的下一代。

因為常當子奴,每週有好幾次機會得騎車出門為了孩子買垃圾食物;打工族群通常都是分佈在這些商號裡,諸如coco、麥當勞、小七、小萊、小全和加油站這些地方。

記得以前麥當勞剛進駐台灣時,我還念高中,當時標榜的都是服務高品質、親切的笑容,近幾年還沒事就來句:「麥當勞喜歡你。」

經過觀察,沒這回事,他們喜歡的都是你口袋裡的錢。先不管食物的品質控管如何,在麥當勞裡工作的年輕學生,臉上的笑容幾近毀滅。我知道每個打工者都很辛苦,但我所談的是一種面對工作的態度,企業是否有嚴格要求,或者只是形式化的教育呢?

依個人消費經驗,這幾年的麥當勞有許多店員無法掩飾自己的不耐情緒,下單的同一筆餐點若超過三個套餐或是附加單點的話,出錯率達百分之五十,漏了醬料、餐巾紙、奶精、糖包、某一包薯條或飲料,是常有的事。反應不夠敏捷沒有關係,初入就業市場的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重點就在於,即便顧客善意禮貌的提醒,臨櫃人員也不會致歉,反而繃著一張臉覺得顧客煩又囉嗦。在麥當勞點餐時,我常有種錯覺,我欠了這些店員的錢。好像每個顧客都是恐龍變態,店員的臉上會寫著:「有沒有搞錯,這裡是麥當勞耶,是有品質的速食店,你不來消費我也不在乎,你有沒有看到後面一堆人搶著排隊?」

這是企業在做員工訓練時的缺失,不全然是員工本身的錯,若不是企業管理者未形成這樣的企業文化,我們消費者是不可能在一半以上的員工的臉上看到這樣的表情。

忙碌、點單、結帳、顧客大排長龍,這是每個服務業都有的窘況,忙而不慌是學問,服務業需要的是禮貌親切和有耐性的態度。

今晚替孩子到家附近的coco點飲料,這是我喜歡去的店。負責點單的小男生是新面孔,我立馬就能分辨他是新來的,帶著靦腆的笑容,三杯單純的熱飲甜度正常,但他覆述我點的飲料時,仍出了錯,我放緩說話節奏重點了一次。

我沒辦法對禮貌客氣、掛著笑容的小男生不耐煩,這是大嬸級的人對年輕人的寬容,拿了一張500元紙鈔給他,順帶投了十元在紅心基金會的箱子裡,才發現我收回了5100元紙鈔。

我還給他的時候,小男生的笑容更是尷尬靦腆。

這是好的服務品質嗎?也不算是,但他的笑容足以化解顧客可能會產生的情緒。這家coco的小男生小女生都長得很可愛,笑容是他們的制式標記,偶爾還有小男生會主動跟我聊天,問我怎麼這麼晚出門買飲料之類的無聊話。

而且,還曾聊過其他類似店家放糖的比例方式、附近某一家店營業到幾點等等更不像客套話的話題。

願意保持謙遜和氣的服務態度,客人自然也能更為寬容地看待你的服務品質和小狀況。

相對於小七的工作人員,謝謝與對不起總是掛在嘴上,雖然常有親切過頭的情形,但他們都很熱忱、很有活力。我最受不了的是常去的小七,裡頭每個小孩幾乎都認識我,某一個看來已經將近三十歲的店員(髮際線和臉蛋看得出年紀),居然蠢得每次都跟著其他小孩叫我阿姨(那是阿姨修養好,否則我一定板著臉次次都糾正他。)

舒適的工作環境能讓員工在面對服務工作時,保持愉快的心情;這一點在麥當勞裡卻是不成立的。也許已經有人發覺,加油站可怕的工作環境,讓所有的年輕打工族都苦著臉。

 

我以前念書時也有幾份打工的工作,知道那種為了賺一點錢,除了工作還得寫功課念書、還得微笑應對的辛苦,有時遇到無理的客人也很生氣。現在的社會,有很多孩子其實是不缺錢的,父母賺得夠多,夠供養孩子念書,但小朋友要買昂貴的3c產品,應付過多的社交生活,卻是孩子出外打工的原因之一。

我不反對提早體驗人際交誼、到社會歷練,也很肯定進入就業市場的努力,可我相信做好面對人群的心理準備,養成負責任的態度,且願意以正向姿態來處理工作,才是真正的重點。

讓人憂心的是,一份最早的工作其背後的企業文化和理念,所代表的影響甚至能延伸到未來的正式工作中。為什麼老是有人說草莓族抗壓性低?為什麼有人老是埋怨是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嬌縱、吃不得苦?

我們常忘了,其實最具影響力的還是整個社會教育,因為人的盲從性、欠缺方向感,是同儕和每日整體面對的環境才具有左右能力;這也是普世價值必須時時匡正的因素。

年輕人喜歡被認同,儘管被認同的部份很可能不是他原先希望的方向,但當大家都如此之時,心裡那種小小的、對的價值觀和態度很快就被淹沒了。

最可悲的是,身為父母看到的往往都只是孩子的某一面--家庭面裡的角色扮演,我們看不見孩子在外面的角色,到底是和藹可親還是暴力惡劣。不諱言,人是擅於偽裝的,尤其是群聚時所產生的莫大力量,孩子都是跟著呼口號的人往前衝,最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我離題了,我想說的是,每個產業可能從未發覺他們在這個世代肩負了什麼樣的能力和勢力,每個年輕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你給他們什麼,他們就跟著畫上什麼色彩。

從服務業的打工族群最能發覺我這一點判斷,所以,老闆們腦袋所想的是否只是想要怎麼賺更多的錢嗎?難道沒有人發現有許多草莓族其實是社會教育共同養成的,等到面對壓力更大、步調更快、競爭更激烈的正式工作時,自然容易被淘汰。

我清理過黏在地板上被踩爛的一坨坨白飯,也伸手撈過一大桶油膩膩廚餘裡殘留的竹筷、塑膠湯匙,還為了趕著讓客人有乾淨的位置坐,急急擦拭流了一桌一地的湯汁。這都是家庭教育裡不曾教過的,自助餐店的老闆娘從沒告訴過我要怎麼做,我是為了賺錢才忍受這些髒污嗎?當然不是,尊嚴不是從別人的眼光中獲得的,而是你得先由對自己和對別人負責,那才是你給自己的尊嚴。

我們可以不工作、不賺錢,或是坐吃等死,也可以拼命努力為自己賺許多桶金;但是,人的本質裡的和善與盡責,不管從事任何一種行業,都是最根本的核心價值。

這跟年紀輕、年紀老,工作了2個月或是20年,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也跟顧客至上、顧客有權無理亂發飆的謬論,沒有絕對的關係。

一個人夠不夠尊重你自己的工作,從你的臉上是能看出來的。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感與想法,如不慎得罪了誰或某企業,敬請見諒。

arrow
arrow

    墨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