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依附關係讓狂草心頭突然衝撞了一下,我也不禁想聊聊自己為何會寫依附感


進入部落格到718日已經滿四年了,若包括把十幾篇小說丟在無名小站,從未更新也一逕是乏人問津的那兩年,我在格子裡翻滾沉浮也有六年之久。剛開始,當然曾做過一時半刻的美夢,以為自己會像那些網路作家一樣,某天莫名爆紅。


寫久了才發現格海的寬廣,如果沒有持續的宣傳拜訪、頻頻與人互動、堅持每一篇小說的長串連貫;誰都不會在乎妳到底是誰?寫了什麼?又可以玩味多久?


於是,我只是將從很小的時候就維持的習慣與熱愛創作,變成公開展演。雖然過程中曾發願重拾出版創作書籍的宏願,終究是在時勢文潮裡認清現實,我的筆鋒和文風與市場上的有價出版品,實在是相距甚遠。


這一路上越寫,越清楚自己之所以持續寫作,究其底只是在救贖自己。


倘若某一天開始,連自己都不需要再被救贖了,還寫嗎?


文字對我來說,就是讓我依附的具體事項,實際將我腦海中、心裡想說出來的話,藉由文字表達出來,不管有多少人願意靜下心來聽、來看,也無論這些文字是否重要,在書寫的過程、積累,都能讓自己獲得平靜和力量。


這些文字產生的另一個效應,是讓我在部落格裡獲得意料之外的朋友關愛。每一次上線進入自己的部落格,是因為自己在乎這些關愛我的人,即便沒有真實見過面,文字建構出的橋樑,很可能讓彼此就像同桌吃飯或住在隔鄰的友人一般,可自若微笑、可適時伸手給予溫暖的擁抱、可掬一把同情淚,只因彼此能理解那樣的心境。


以前在部落格創作時,也曾在意或神傷自己的文字是否被人喜愛、是否變成標靶被攻訐、訂閱又退訂、瀏覽人數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的瑣事;偶而能引起共鳴或靜思,那算是造化好。


當人對部落格的依附感不再如此之深時,凡此種種的變化,一如時序變遷,看待平常簡單。


前些天連結到綠手指在奇摩的舊家,赫然發現網頁上的字眼部落格尚未通過認證。


一個每日相見的枕邊人的部落格,都能不知不覺的在我從不追查行蹤的情況下消失,那麼……我與部落格的依附關係,真的很緊密嗎?網絡中的來去永遠都是處在情願便依存,離開即無形


 


每個人與他人之間的依附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剛寫完【關於已成行和不成形的】的隔日,大兒子恰好與我母子談心,講到家庭裡的某些現象讓他苦惱、些微不解與憤慨:「為什麼爸爸和弟弟,甚至是妳都把我當做一般青少年,只要是3c產品的操作與使用有問題,全都要我研究?我也跟你們一樣,並不懂。」


我說過,依附感即使具體存在,也有可能是低品質的。


當我們被人依附,其產生的負擔和壓力,很可能是當事人不想也不願承受的,無論是親子、夫妻、伴侶、情人、朋友、手足;在依附關係中,若是被動的角色,想當然會有負擔與壓力存在,久而久之,在非情願的狀況下,對於長久的被依附(依賴),自然產生無奈不滿,甚至是憤然。


我告訴兒子:「你為什麼沒想到,那是因為你比我們更聰明,所以我們希望能由你去完成某些事呢?依附感是比認同感還要具體的事,即便不是出自我們內心深處所願。不要小看依附感這樣的東西,它不僅存在孩子對父母之間,也同樣存在於父母對孩子之間。或者可以這樣說,能被人依附或許有很大的壓力,但也是一種很微妙的幸福,因為當一個人對自我的自信不足,若沒有人需要他、沒人依附他、沒有人渴望他來代替解決些什麼,那麼這個人很可能就會對自我的存在價值產生困惑和恐懼,甚至產生不知為何存在於世的悲觀念頭。」


當我說完一長串解析,硬被我拉到便利商店門口談話的兒子,忍不住流下眼淚。我抱住他……我可以理解他的內心正經歷許多掙扎,依附感只不過是其中一項他不想承受的壓力。


很多時候,長者(大人)之所以不願做某些事,而依賴著孩子,並不是單純的因為懶和尊嚴,而是他們半真實的面對----在某些事情上,自己的智能、聰明度、理解力是遠不如自己孩子的機靈、聰慧,因此將這些看似繁瑣、需花耗大量時間精力的研究,交由孩子動手處理。


「你可以跟爸爸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當你不說,絕不會有任何人知道你的不滿與厭煩,也能促使爸爸、弟弟和我,懂得體諒你的感受,願意自己去學習解決。」


我們試圖釐清每一個依附關係的對價是否等值,也試圖去分析在依附之外產生的情緒,究竟是來自無法承受壓力,還是恐懼自己將擔負、背著這些壓力一輩子?


倘若我們將被依附與依附,以另一個角度來判讀,那是一種親疏比重的仰賴,也是一種被看重、彼此依存於世的力量,或許對於被依附時所產生的嫌惡,能化為另一股動力。


那就是----人之所以能被依附,除了角色定位之外,尚有個人能力、智慧的象徵;深究其背後,當你被某人選擇徹底的依附時,必然是你提供了其他人所不能提供的部份(理由各異)


而接下來的課題又是什麼?當我們不得不在依附關係中,擔任被依附的對象時,我們如何從每一件事情裡,試著平衡寬容與放縱的準則?又能如何在被依附中養成對方的獨立?


換句話說,被依附並不是永無止境的狀況,或許在情感上可能永存,但理智與行動力,卻有可能隨著歲月與環境的變遷,逐漸改變。


那麼,依附他人在拋去情感層面後,又是出於何種情結,導致某些人永遠都處於依附他人的情況呢?


我所能想到的是,因為某些人害怕獨自面對人生。欠缺能力、應變度、過於柔弱、容易情緒失控、歇斯底里等等多半都只是藉口,上述理由是能藉著處世訓練而獲得的,但人本身是否願意改變,其正反向便會製造出是否持續依附他人的結果。


也就是說,在每一場依附關係裡,雙方都擔負了一半的決定權,無論是情願與非情願,處境一旦沒有任何抗衡,往後要改變這種慣性依附的機率只有隨著雙方心智成長,才有可能產生變化。


當然,以父母與子女為例,最幽微的演化是----當父母年老、孩子長大,依附與被依附的比重,將會因此轉變。身為父母的我們,無法期待孩子會甘之如飴的承受被依附的壓力,一如我們無法期待孩子在適切的時機,能夠獨立成熟面對人生的一切。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似是而非的論點,如果我們把所有非情感面的實際攤開來看,我寫的尚嫌疏漏百出。然而,在面對這麼無關罪惡與否,又未能全然具體呈現的現象時,我們在默然承受之外,還能做什麼?


我告訴大兒子,同時也告訴自己:「努力學習具備同理心,我們自然能對別人多了些包容和寬容。」


更何況,放眼所及,許多慣性依附的關係裡,被依附者早已從自願成為非常不情願


若是缺乏了包容和寬容,所有的依附關係裡,恐怕只剩下怨懟,以及過與不及的丈量,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墨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