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擔  

 

        "學會承擔"比"學習如何選擇"還要重要。 

幾個月前有個小插曲狀況,讓我機會教育了一個我再三跟孩子溝通的觀念,那就是學會承擔遠比學習如何選擇還要重要。

我告訴女兒,我無權也不會強硬要她去做違背她心意的選擇,重點就是她自己必須衡量實際狀況來決定,並且相互比較出來她的選擇之後的承擔,哪一項是她較能夠消化且甘願承受的。

女兒那時狠狠的哭著告訴我她的選擇和決定是什麼;然後,我又說了這幾句:「妳的選擇我尊重,接下來妳需要做的只是如何強化妳的承擔能力,而不是當事情不如妳預期發展時,就以哭鬧或是情緒化的手法來改變妳的決定。」

很多人誤以為某某事情當初要是能選擇另一種方式和做法,就能如何如何;或是卸責到某人身上,強調別人要是能如何配合,事情就能如何如何。

事實上我們常常都因這樣的錯覺,而弱化了我們真正該做的事情是--『倘若我們永遠無法預測事情結果,或不具備智慧來應變、扭轉事情的發展,甚至是愚昧的反覆在後悔莫及自己的選擇時,最根本的並不是選擇本身的對與錯,而是我們該盡何種力量來承擔後果。』

選擇是容易且頻繁的,小至中餐要吃哪一類食物;大至要不要離婚、要不要原諒另一半;能不能離開一個缺乏人性的野獸職場……我們每天都在選擇和抉擇。

一旦重點放錯,我們可能變得猶豫不決,承受的只是無盡的懊悔。選擇錯了,並不表示我們就欠缺承擔的勇氣和能力,但縱使選擇對了,也不代表我們的承擔能力過人。

選錯了餐廳、吃了難吃的食物、吃壞了肚子,大不了就是提醒自己,下次再也不去同一間店消費,幸運一點的,只是看腸胃的耐受度好不好而已。但在其他事情上,困難的並不是如何選擇,而是我們所具備的承擔實力禁得起多少錯誤選擇的考驗,又能不能從那樣的挫折中學到什麼,以便下次再將承擔力養大養強。

反過來說,承擔力不好、沒有guts的人,不管怎麼選擇(無論結果好壞)都有後話而反悔和絮絮叨叨。

像這種習性的人,做任何事都習慣卸責推諉,或是常把又不是我想這麼做這樣的話掛在嘴上,這種人多半都忘了『跟隨、默許、不發表意見的照做』也是一種選擇--放棄自主能力的選擇。

因為缺乏承擔性、不想負責,所以只能默默的跟從、不提出意見、也不肯有作為,若是跟從之後吃了虧,更不想把責任扛在肩上。在職場裡,我們做為下屬的人,常有莫可奈何的情況必須配合主管的決策,這是不得不;萬一真不幸遇到了一個沒有guts的主管,下屬通常就等著揹黑鍋,等著被老闆懲處。

是的,這也是一種選擇,雖然是被動性的。若今天領人薪水,沒有本事做到解決問題的境地(或是礙於卑微的職稱,人微言輕,縱使力挽狂瀾也不可逆),那也只能默禱自己直屬上司的肩膀夠寬具有承擔性,不會動不動就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推部屬替自己上斷頭台。

所以,選擇有些運氣的成份在,智慧與不智慧不是絕對性的因子,承擔度好壞的匡正補強比較可能有機會讓災害損傷減少。

這裡的承擔並不是指逆來順受,或哀天哀地、自怨自艾、悲嘆連連就叫做承擔,而是能把作用力做為反作用力驅使自己越挫越勇,不因此糜爛頹廢下去,繼續維持勇敢努力。

能做到這一層都是需要學習的,正如我們在選擇之前如何評估的學習一樣,全都得靠時間與毅力、耐性去培養。

 

其實,我真正要講的還是有關私人的感情抉擇。職場的無情與明爭暗鬥,只要當我們離開那個職場,利益關係的存在便不再有意義;但感情的事卻不同,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生與幸福。

有個朋友認為自己的丈夫疑似有外遇,說了一些感覺和實際狀況,想聽聽我的意見。老實說,我雖然能理智分析看待別人的事,但又擔心自己的建議過頭,反而會惹人反感。

於是,我寫了幾樣功課,希望朋友能照著試做。那些功課的內容大概是:一、控制情緒。二、不要以先入為主的偏見影響了判斷力。三、尊重丈夫私人的物品和空間。三、不要猜測和過度想像。四、接受丈夫也是一個習於與他人友好互動來增加自信的人。五、評估丈夫在外遇市場的實力如何。六、越是吵鬧,越是容易把丈夫推向外人。七、先問自己兩個方向,是因為愛他,怕失去他,所以擔心他有外遇?還是害怕討厭被背叛,所以怕他有外遇?這兩者的本質不同,所造成的情況與結果也有所不同。八、要有“做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的心理。九、認真溝通,實際表達自己的感受。十、在沒有任何具體證據前,先不要替丈夫定罪。

一陣子之後,朋友告訴我她每天疑神疑鬼的活得好累。

我說:『學著承擔,或是學著放手,兩者本來都不容易。也許很快的妳就能明白上述說的那兩者,何者適合妳。我今天剛好看到一個影集裡面說的一段話,可以送給妳:全然的信任人,會讓你容易被欺騙;但處處防衛和懷疑,卻會讓人活的飽受煎熬。

不要忘了,決定權在妳身上,而不是在他身上。』

朋友說她知道,所以才感到累,因為一直在拔河。

我想,我知道問題所在,於是我又說:『所以我才說妳可以選擇不拔河。我上次要妳學做的功課,如果做不到,執行不了,就不要勉強自己啊!

若因為不要他背叛而想要控管,就得狠下心擔負─自私的只為自己思考的評價。這就是承擔。

如果選擇放手不管,就不會疑神疑鬼。

所以,選擇適合妳自己的方式吧!』

 

有些善良的女人確實很悲悽,既不想當壞人,又承受不起背負“妻管嚴”這樣的惡名,卻也說服不了自己心甘情願的放手讓丈夫走他自己要走的方向、要說的謊,因為這與在婚姻與愛情中的忠誠邏輯不符。

可是,這並不是“選擇”造成的問題,反而多半是女人們“欠缺承擔的勇氣”所造成的不安全感。

人性的不可信,其實成年人幾乎都知道,但我們通常是頑強抵抗、拒絕面對自己付出畢生所愛的另一半,也很可能是不可信的一員。

愛情與婚姻的邏輯是這樣的:選擇了信任,就得承擔信任背後可能帶來的謊言;選擇了不信任,就得承擔猜疑揣測的驚懼、互動頻繁充滿火藥味的風險,甚至是全面控管的疲於奔命。

我們該問的並不是對方為何不忠誠(因為不忠誠是常態,忠誠才是非常態),我們該問的是對方是否忠誠,所影響到的是我們付出愛的忖度嗎?還是視對方是否忠誠,來決定這份愛的價值有多高?我們受得苦是否值得?

這個問題就好像,沒有人會先預期結婚就會離婚,戀愛就會分手。如果事情發展未如預期時,婚姻和戀愛的價值是否就不成立?

大家都清楚,一個人若已變心,再多的舉措也只是亡羊補牢,不見得有意義;面對已經變心的人,我們是好是壞,對對方的意義更趨近零。(何不反過來看:若對方已變心,對方的好與壞,對我們的意義和影響,也讓它趨於零。)

在感情尚存的一日,我們只能盡己所能付出、给予,盡可能的不辜負對方,也不辜負感情並無愧於己。一旦這樣的局勢已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養足自己的承擔性,學著讓自己沒有對方,也能過得更好而已。

除此之外,我個人覺得每個女人都要有一個概念別讓感情的選擇權變成被動承受。其目的不是要用來報復或顯性堅強,而是學著用不一樣的角度去詮釋自己的重要性。

你不選我、你已經不愛我了,ok~不管我能不能做到祝福你往後幸福,我也願意放手。我願意放手,是因為我能承擔--付出所有的愛,求的不是對應的被愛;也是因為我能承擔天下事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更是因為我能承擔一個事實並不是你不愛我,就表示我不值得擁有更好的對待。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承擔對自己顯示的意義大過於對別人顯示的意義,悲情和痛苦煎熬若只是為了展示給對方看,那實是大可不必,因為在意妳的感受和感情的情況,純屬架設在他還愛妳的境界。

沒有了愛,那份在意只是空洞的,為了減少良心被譴責的機會而已。

有時候,看得越清楚越會明白,人越是能勇於承擔非預期結果,受的傷害就會越少。

別人確實是無權傷害妳的,重點常常是,妳把傷害妳的權力和“權利”賦予對方。

倘若能讓自己的承擔能力良好,那些憑什麼和為什麼,也只不過是每段感情、每個婚姻、每段人際相處時必然會發生的過程罷了。

除此之外,這些過程所供給人的承擔,一如生命中每件事給人的考驗。

對,一點都不特別,特別的是人的存在和應變。失去愛並不可憐,可憐的是在失去愛的這個結果前,我們先失去了自己。

 

 

104.01.12 pm7:04

 

◎雖然這文的原意是期待和希望女人自立自強的面對婚姻的不確定性,但我仍然希望男人能仔細想想當女人對你心灰意冷、絕望透頂之時,也是她準備離開的時候,你的任何謊言、沉默或解釋,對她也不再有任何意義。

只是,這真的是你要的結果嗎?你的女人絕對不可能離開你的神話,其實已經不存在了,事實是--愛不會在你不用心維繫時仍生生不息。

 

arrow
arrow

    墨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