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朋友跟我說,她最討厭別人跟她說這樣的話:『妳真好命,不用工作就有人賺錢養妳,妳只要在家帶孩子就夠了,妳好幸福喔!』
朋友說,若是她在生病時期還聽到類似的話,她會很想臭罵對方一頓。
我哈哈大笑起來,完全能感同身受。
我以前說過幾句我自認非常正確的至理名言:「幸不幸福的定義,應該是當事人自己確定那就是幸福,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別人看的、說的都不準,也不算數。」
沒錯,幸福往往都是比較下的結果,當每個人的立場和角色不同,觀看和感受的事物不一樣,幸福的定義自然因人而異。
我們之所以認為某人幸福,多半是拿來跟自身比較,如果對方具備我們所欠缺且想要的部份,我們就覺得別人“很幸福”;或者,我們太習以為常的以一般社會價值和傳統來定義“幸福”。
舉例來說,我們是父系社會,所以不用工作養家,擁有美滿的婚姻和有孩子的女人,在一般人眼中這就是幸福。如果今天在母系社會,我們會說一個沒有賺錢能力的一家之主,每天負責操勞家務是幸福的嗎?不,大家可能覺得這種女人很窩囊無能。
假如以傳統論點來看,最明顯的幸福差異點,普遍能觀察到的是已婚與單身的差別。有伴與無伴,似乎是牽引著幸福與否的重點,但相對地,已婚者也有別人無法察覺的困擾和憂心之處,我隨便舉證就有好幾個小麻煩,是婚姻裡無法避免的。
一、有時累了一整天,到了半夜,還得強撐起精神當慰安婦。(若十次裡有超過半數的機率找理由拒不慰安,就要開始擔心老公哪一天去找別人慰安,那可是更麻煩的狀況。)
或者明明生理痛的要命,還得幫忙盡夫妻義務的品簫和打手槍。(真抱歉!不是故意要講粗鄙的用語,實在是找不到更合適的字眼了。)
二、全家人都有生病的權利,唯有主婦沒有,不管是不是發高燒、身體虛弱,就是得想辦法張羅一家人的三餐、處理家務。
三、無論是公婆或自己的爸媽生病,妳絕對得抽出大量的時間去照護。
四、不管刮風下雨,不管妳多累多想睡,半夜孩子的身體出了狀況,妳非得背著、抱著孩子去擠可怕的急診室,別說能利用時間打磕睡,光是掉眼淚和應付醫護人員就忙不完。
五、明明婆婆超討厭妳,對妳很壞,妳仍然要花一個小時,聽婆婆在電話那端嘮叨數落一堆事;而且必須小心翼翼的應對,以免不小心說錯話被遷怒,又得花一個小時聆聽被當成箭靶的臭罵。
六、一家人一起花了三、四個小時採購,很抱歉!每個人的行頭都不能少,以免被指責與抗議不公平、偏心,主婦看看自己的衣服和鞋子都還能穿,加上自己當米蟲沒賺錢,就乾脆省了錢。
七、無論再忙再累,對不起!收下來的乾淨衣服就算放了一週,絕不會有人主動去摺,除了妳;髒碗盤堆了一晚,除了妳,不會有人搶著洗。家裡有幾個人,洗衣時就得翻相對數量的臭襪子,縱使妳好言提醒過千百次,大大小小只要回妳一句:『對不起,我忘了。』---就沒事啦!
八、飯菜煮得不夠是吧?妳捨不得讓誰餓了肚子,結果妳會是唯一餓著肚子,吃份量最少的飯菜,或是吃誰誰誰的剩菜剩飯打發一餐。那種隔了夜的飯和菜會入到誰的肚子?在進到豬的肚子前,可能是先進到妳的肚子。
九、「衛生紙沒了。」「咖啡沒了。」「棉花棒用完了。」「我的外套咧?」這些話是對誰喊的?通常前面的名詞都是“老婆”和“媽”,後面再加上一串拉長音,來表示呼喊的迫切重要性。
十、帳單誰繳?聯絡簿誰簽?家長日誰去?跟老師電話溝通的是誰?孩子在校有了狀況,必須道歉和據理力爭的是誰?
多半都是那個在人家眼裡很幸福的“家庭主婦”。
有太多小事能夠再舉證,也許有人要說,這全都是很瑣碎的事,每個人承受的程度和能力不同,也是婚姻裡必須盡到的義務和責任,確實沒什麼好埋怨的。在決定進入婚姻的那一刻,其實人心中的愛,總是天真的認為自己能克服這一切芝麻瑣碎。
但我相信,某些主婦心裡會暗暗想著:『如果我生病了,可以“專心”躺在床上,有人來照顧我,讓我不用去煩惱誰會餓肚子,那該有多好?!』
所以,並不是不滿足造成不幸福,而是幸福隨時會面臨某些小狀況產生危機感而被影響。因此,已婚者、家庭主婦的幸福,也並非是絕對的。
老婆、媽媽(老公、爸爸)的身份,比7-11還7-11,一般人晚上可能很少進7-11,7-11晚上開不開門對一般人也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孩子呼喚妳、有話想說、有狀想告、唸睡前故事、盡夫妻義務,卻很可能都是在夜半時分出現。
排除婚姻因某些因素走不下去的夫妻,一般已婚者的上述狀況在一年365天,就算只出現300天,再乘以10年;或是孩子成年,就等於300×20=6000。這6000天裡,確實比隨時會因租約到期而結束營業的7-11還累,人家員工還輪三班呢!
我曾經歷三、四年的時光裡,幾乎每天晚上教完老大功課、簽完聯絡簿,幫兩個更小的孩子洗完澡,洗碗、處理家務、哄孩子睡覺。當大家都睡了後,自己洗澡完,再開始整理髒亂的環境、收拾玩具、掃地、拖地,這都是白天做過的事,我依然重覆做到半夜兩點多。有好幾次,我就這樣坐在客廳的地板上,因為疲累和自憐而哭了起來。
當然,我絕對肯定職業婦女更累,只有某部份的責任可以假手安親班的老師。
其實,我比較害怕有人認為我很幸福而羨慕我。
已婚者最多能說是人生的經歷比較完整,有家庭、老公、孩子,有人誇讚我生了兩男一女是120分,我不知道是不是算術有問題,為什麼是120分?多了一個兒子便是養老照顧的備胎嗎?我始終不太認同這樣的說法。
然而,真正的幸福應該是人生中無數個小確幸所累積起來的,而非是經過與他人比較後的結果。
有時,我甚至會厭煩別人說我很幸福,因為那不過是與他們自己相較,或是完全不瞭解熟知我人生的人;我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原罪(超乎你所能知曉的),整個成長期比許多同齡者還要艱辛,我過往的人生經歷時常是“用了十分努力,只獲得五分收益”的結果,我的感情並不是全然順遂,婚姻裡曾有過的背叛衝擊與寬容,還有因為外省第二代的身份、不好看的身材,而遭受公婆嚴苛與刻薄的不盡公平的對待……
而上述這些不該也不能被歸類為幸福的部份,根本不足以也不需要跟外人一一道盡。
一定有人想問我,那我到底覺得自己幸不幸福?
我不會得了便宜還賣乖,我人生裡有無數個小確幸,並擁有他人給予我親情、友情、愛情的關懷和愛,我確實是幸福!這是我用心努力得來的,而不是因為我結了婚、生了孩子而已。
這份幸福是知足、感恩所得到的,並不是沒有付出任何代價讓上天獨厚的天賦,更不是該被人妒嫉的那種該死的、天殺的幸福。
因此,真的不需要羨慕不管是表相或是真實的幸福。
這些妳眼中的幸福,有時候很可能是來自於這個人不習慣、不願意將背後辛苦、疲累的種種散播出來,變成一種無力的抱怨言語;或者此人是將辛勞帶著點痛苦的點滴,已習以為常的逐步堆積成幸福。
就好比一位麗質天生的美女,妳也很難猜想到她究竟是花了多少時間、金錢去努力維繫她的美貌。幸福背後的代價,極有可能是相對地耗費心神。
甚至,我覺得幸福的定義,其實是取決於一個很簡單的點--心態。
是什麼心態呢?
放棄該放棄的,不該放棄的就堅持到底,不管是人的心或是行動,如此而已。
如果人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視野,同樣也會感受到幸福,因為妳很清楚自己想要、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把別人的幸福邏輯套用在自己身上來比對。
幸福並不是偶然或必然的,更不是眼前所看到的,就代表真正的一切。
人生也絕不是幸福或不幸福,如此簡單的二分法。
101.04.30 pm6:34
留言列表